伊州区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10614006/2025-02049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伊州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2025-10-20
  • 主题分类:

伊州区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的综合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伊州区财政局对伊州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资产(不含金融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总体情况进行认真研判汇总,形成伊州区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的综合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41231日,伊州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10.15亿元,负债15.85亿元,净资产194.3亿元;伊州区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350.5亿元,负债总额本年累计为238.6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1.9亿元;伊州区行政区总面积12038.13亩,国有土地面积11982.96万亩,已发现矿种88种,伊州区辖区内河沟有27条,区域水资源总量为6.06亿m³,林地总面积337.09天然草场毛面积2586.3万亩可利用面积2211.01万亩。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41231日,伊州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10.15亿元,上年同期192.48亿元,同比增加9.18%;负债15.85亿元,上年同期20.32亿元,同比减少22%;净资产194.3亿元,上年同期172.17亿元,同比增加12.85%

1.资产构成

流动资产8.82亿元,占资产总额4.2%;长期股权投资0.03亿元,占资产总额0.01%;固定资产净值38.68亿元,占资产总额18.41%;在建工程120.43亿元,占资产总额57.31%;无形资产净值0.86亿元,占资产总额0.41%;公共基础设施净值40.4亿元,占资产总额19.22%;政府储备物资0.09亿元,占资产总额0.04%;保障性住房净值0.78亿元,占资产总额0.37%;其他非流动资产0.06亿元,占资产总额0.03%

(二)国有企业资产基本情况(不含金融企业)

1.企业财务状况

截至20241231日,伊州区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350.5亿元,上年同期314.7亿元,同比增加35.8亿元,增幅11.3%;负债总额本年累计为238.6亿元,上年同期202.8亿元,同比增加35.8亿元,增幅17.6%,所有者权益总额111.9亿元,上年同期111.8亿元,增加0.1亿元,增长0.08%

2.经营成果分析

截至20241231伊州区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本年累计12.7亿元,上年同期13.4亿元,同比减少0.7亿元,减幅5.2%,营业总成本本年累计16.7亿元,上年同期17.3亿元,同比减少0.6亿元,减幅3.4%;利润总额累计金额1.0亿元,上年同期0.8亿元,增加0.2亿元,增幅25%

(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矿产资源情况

全疆已发现矿种152种,伊州区已发现各类矿产矿种(含亚矿种88已查明的矿种主要包括能源矿产(煤炭、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油页岩)、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镍、钼、锌、铅、钨等)、贵金属(金、银等)及非金属矿产(盐、芒硝、膨润土、石墨、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等)。按矿床规模分为大型9处,中型26处,小型135处,小矿21处,矿点65处。

2.水资源情况

伊州区辖区内河沟有27条,其中兵团独自利用的有五道沟、庙尔沟、八木墩;兵地合用的有三道沟、石城子和榆树沟。区域水资源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27条主要河沟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239立方米,是全疆最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1.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指导、监督各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程序,堵塞管理漏洞,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发挥资产配置效益。

2.开展资产清查复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积极开展伊州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复查工作,实地指导、解决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不含金融企业)

1.加强党的领导,完善企业结构

持续深化“五个好”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健全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党建+业务”同频共振。严格履行出资人职责,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哈密市恒安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法人进行补充、调整、变更,进一步加强企业班子集体决策能力。

2.做好统筹规划,优化资本布局

明确国有企业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对伊州区国有企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营业务,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重点产业集中,优化三大板块产业链布局,减少企业级次数量不断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3.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预算工作

加强国有企业风险监测和排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化解企业债务。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00万元,实际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重点支持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公益性企业。

4.加强隐患排查,抓好安全生产

伊州区财政局(国资委)与各国有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定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024伊州区国资国企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479次,发现各类隐患198个,整改198个。

(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土地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扎实将占补平衡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2024年办理设施农业用地项目9宗,总面积0.14万亩三是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有效处置利用2024年已处置闲置土地0.06万亩,以供应土地等方式处置0.81万亩四是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伊州区群测群防队伍。2024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5全年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

2.矿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共计受理矿业权延续、变更、出让等项目248个。2023-2024年对伊州区辖区内44个非煤矿山予以公告关闭,其中11个已完成恢复治理,正在办理注销手续,33个正在恢复治理。三是整合矿区5个,其中2个整合完毕,3个正在办理手续。四是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和视频调度会共计11次,河南地质局援疆专家共同参与本次专项工作。截至20244月,伊州区99个“圈而不探”探矿权已全部整改完毕。五是2024年重点项目申请设置4个砂石矿、广汇公司淖柳公路建设项目申请设置3个砂石矿;对G575巴里坤至哈密公路东天山隧道弃渣和半成品碎石公开拍卖,成交价245万元,已上缴伊州区国库。

3.水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制度,下达伊州区农业用水计划,落实取水许可和监管制度。二是持续打好行政执法组合拳,常态化开展伊州区农业机井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为企业做好水土保持政策解惑答疑,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培训力度。

4.林地资源管理情况

为保障伊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顺利开展,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组成国家公益林管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编制重点公益林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组织国家级公益林年度、阶段管护核查验收工作;掌握公益林管理动态,汇总公益林管理情况,提出加强公益林管理的措施。

5.草原资源管理情况

伊州区东天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实施禁牧落实43.77万亩,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与奖励,每年补助奖励金额 765.89万元,主要涉及4个乡镇14个村。实施喀尔里克冰川周边生态保护禁牧修复以来,草原生态明显好转,生态脆弱区禁牧草原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逐步提高,由实施前的不足20%提高到30%左右,草地生产力大幅提高,鲜草产量由 450公斤/公顷提高到 750公斤/公顷,草原生态自然恢复效果明显。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1.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能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资产、轻管理”、“重购置、轻处置”的认识和思维在一些单位依然存在,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部门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压得不实,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2.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资产管理人员调换频繁,部分单位工作交接不清楚,新上岗资产管理人员不熟悉资产管理系统操作流程,不了解资产处置相关法律法规,资产管理水平较低,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开展日常性工作进展缓慢,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部分资产闲置,未发挥最大效益。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1.国资监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是推动发展尚有差距指导企业围绕区委“两型三区”工作思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布局调整的思路还不够清晰。二是监管队伍能力存在短板,监管人员对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等新型领域知识储备不足。

2.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一是国有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优质资本注入不够,市场化盈利能力较弱,资产运用效益较低,缺少产业链“链主”企业。二是企业主动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够,现有产业结构与特色优势资源不匹配。三是部分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不清晰,决策及执行效率不高。四是部分企业债权长期无法收回,企业负担重,运营困难。五是部分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存在一定债务风险,如重点企业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方面,土地批后跟踪监管不到位,批而未供土地面积居高不下;闲置土地处置率不高;耕地保护工作联动机制不畅造成违法用地占用耕地现象仍存在,查处难度大。

二是矿产资源方面,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取料场办理采矿许可证耗时长因地质普查报告、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三合一方案编制评审以及矿业权挂牌出让时间限制,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所需的砂石矿采矿许可证办理时间长而重点项目取料从申请到施工时间过短,时间上很难保障项的顺利实施。属地监管范围不清,多数乡镇不了解行政区划范围,特别是偏远地区行政界限;矿山企业人员一般去就近乡镇及派出所进行报备,出现属地监管无法落实、由就近乡镇代管的情况。部分重点矿种矿山未经审批擅自施工长期停产的矿山因资源量无法达到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导致无法取得合法有效采矿许可无法进行开采,因矿业市场行情变动,重点矿种矿山出现未经审批擅自施工情况同时,工作人员、车辆(越野车)严重短缺,无法保障野外巡查工作

三是水资源方面,地下水超采治理存在困难,农业用水占比较高,本地水资源已基本“吃干榨尽”,但地下水资源超采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四是林草资源方面,伊州区资源分布不均匀,草原主要分布北部地区,其他片区生产生长相对较弱。由于干旱气候,降水量小,水源少;长久水源匮乏现状和气候影响,近年来林地、草原生产力不强,林地、草场有逐年退化的趋势。

四、上年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伊州区人大常委会批准2023年伊州区国有资产管理综合分析报告,无审议意见。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1.严格执行法规,强化资产管理

2024年将伊州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物管理等相关职责调整至区政府办,区财政局联合区政府办(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做好过渡期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物管理工作,并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2.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常态化检查

对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方面较常出现的问题,以电话沟通、实地解答、组织培训等方式,指导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熟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通过日常审批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强化履职,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进一步督促行政事业单位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意识。

(二)深化国资企业改革提升行动

1.持续做强现代物流产业

以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主体,一是积极构建“大规模、多功能、人性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智慧园区—建辉物流园为显著增强疆煤外运枢纽功能,烟墩火车专线物资智能快装服务基地项目烟墩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煤炭储运基地项目正有序逐步推进。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以哈密市丝路果香(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一是发挥哈密市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作用,依托设施农业资产优势,积极发展精品绿色、特色林果蔬菜种植销售二是以哈密市高品质农产品资源为核心,依托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设施农业大棚、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项目

3.加大新能源行业投资建设力度,及公交多元化经营

以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一是持续加大新能源产业领域投资力度,重点推进新能源公务用车、公交车采购项目,推广行政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公务用车,持续完善充电设施建设。二是稳步推进建辉物流园新能源车辆修理厂建设,按照集新能源汽车维修及充电服务、常规汽车维修、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思路,做好修理厂规划设计,稳步推进施工建设三是开展“公交+房屋租赁”,加大对湿地公园经营性资产的商业化开发,增加盈利元素,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支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建设新型创新联合体,重点做好与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石河子大学和哈密高校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在哈密瓜新品种培育、新型绿色节能建材领域科技研发创新工作取得进展

5.抓好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

一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创利增效。各国有企业结合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创利增效方案。二是加大投资风险防控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决策、运作和管理,参照哈密市国资委相关规定,制定国有监管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建立投资负面清单,加强高负债监管企业投资管理;各国有监管企业完成投资管理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三)多措并举,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1.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加大耕地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保护巡查,配合上级加大违法占用耕地查处力度,确保伊州区耕地保护目标底线不突破提高土地供应效率,进一步强化年度供地、出让计划的管理,确保有效投资项目用地应供尽供。精准把握自然资源新政策,拓展资源供给新思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做好2025年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积极推进矿业权出让,2025年计划完成权限内10个砂石矿采矿权出让工作。继续强化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和规划核实工作及建设工程批后监管。

2.做好生态修复,创建绿色矿山

继续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矿容矿貌整治提升工作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矿产资源管理违法行为。用好“双随机、一公开”专项工作,认真核查圈而不探、以探代采等违法行为;严把储量年报审查关,对发现和收集到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线索及时进行移交、全力配合查处,切实维护良好的矿业勘查开发秩序。

3.严格计划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严格计划用水,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按照“少量多次配水”工作要求,通过水资源智能管控平台,指导各乡镇(街道)、园区开展农户配水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加强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管理,全面掌握各类取水口动态信息。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加快推进新一代井电双控设备更新迭代,确保机电井上线率、监测数据准确率提高。

4.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维持生态平衡

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休养结合,平衡发展。区域性实施禁牧、休牧、草场补播改良工作。通过对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促进林木自然更新、复壮,从而实现防治土地荒漠化进一步扩大,促使伊州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目标

下一步将继续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哈密市伊州区财政局

20251020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