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伊州区财政局对伊州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资产(不含金融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总体情况进行认真研判汇总,形成伊州区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报告。经伊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对报告予以公开。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哈密市伊州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92.48亿元,负债20.32亿元,净资产172.17亿元;伊州区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317.3亿元,负债总额本年累计为198.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9.1亿元;伊州区行政区总面积12119.09万亩,国有土地面积12063.92万亩,已发现矿种有88种,伊州区辖区内河沟有27条,区域水资源总量为6.06亿立方米,林地总面积337.09万亩,天然草场毛面积2586.3万亩,可利用面积2211.01万亩。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哈密市伊州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92.48亿元,上年同期156.04亿元,同比增加23.35%;负债20.32亿元,上年同期24.37亿元,同比减少16.62%;净资产172.17亿元,上年同期131.67亿元,同比增加30.76%。
资产构成,流动资产13.05亿元,占资产总额6.78%;固定资产净值33.99亿元,占资产总额17.66%;无形资产净值0.6亿元,占资产总额0.31%;在建工程104.23亿元,占资产总额54.15%;公共基础设施净值39.64亿元,占资产总额20.59%;长期投资0.03亿元,占资产总额0.02%;政府储备物资0.09亿元,占资产总额0.05%;保障性住房净值0.82亿元,占资产总值0.43%。
(二)国有企业资产基本情况(不含金融企业)
1.企业财务状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317.3亿元,上年同期329.1亿元,同比下降11.8亿元,降幅3.59%;负债总额累计为198.2亿元,上年同期210.9亿元,同比减少12.7亿元,降幅6%;所有者权益总额119.1亿元,上年同期118.2亿元,增加0.9亿元,增长0.76%。
2.经营成果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本年累计15亿元,上年同期13.3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幅12.8%,营业总成本累计18.3亿元,上年同期15.6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增幅17.3%;利润总额累计金额1.3亿元,上年同期0.9亿元,增加0.4亿元,增幅44.44%。
(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土地资源情况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伊州区行政区总面积12119.09万亩,国有土地面积12063.92万亩,其中耕地98.08万亩,园地48.75万亩,林地296万亩,草地3187.8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8.01万亩,交通运输48.2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29.86万亩,其他土地8329.40万亩。
2.矿产资源情况
全疆已发现矿种152种,哈密已发现矿种有88种,占全疆58%,88个矿种包括能源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8种,贵金属矿产4种,稀有金属矿产5种,稀土、稀散元素矿4种,非金属矿产56种等。
3.水资源情况
伊州区辖区内河沟有27条,其中兵团独自利用的有五道沟、庙尔沟、八木墩沟;兵地合用的有三道沟、石城子和榆树沟。区域水资源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27条主要河沟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239立方米,是全疆最缺水的地区之一。
4.主要门类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情况
(1)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划拨类项目供应46宗,总面积1446.07053公顷,收缴的划拨费3550.3007万元;全区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24宗,出让面积5928.88公顷,土地成交总额137450.88万元,实缴金额129253.54万元。
(2)设施农业用地供应情况,2023年已办理设施农用地18宗,总面积721.98亩,其中农用地186.3亩,未利用地535.66亩。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1.严格执行文件精神,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堵塞管理漏洞,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发挥资产配置效益。
2.加大检查力度,提高资产管理效能
选定伊州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伊州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伊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3家单位开展2023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针对资产管理不规范行为提出意见并及时整改。
3.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伊州区财政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规范资产处置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选取45家单位开展复查工作,查找问题9条,并已督促整改完成。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不含金融企业)
1.加强党的领导,引领企业发展
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到企业治理各环节,一是督促各监管企业全面完善章程,在党建入企业章程的基础上,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事项,并写入企业章程。二是发挥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董事会成员、经理层成员适度交叉任职优势,使党委作用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都得到有效发挥。
2.优化资本市场,拓宽发展思路
有效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资产和国有企业。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了对哈密油区公共设施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的重组合并工作。哈密市丝路果香(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将哈密大茂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密市恒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新能源公务用车租赁业务,完成15辆纯电动公务用车的采购租赁业务,推动了伊州区党政机关公务租赁业务顺利开展。
3.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项目
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续深化内部资源资产整合,加快市场化转型,积极实施建辉物流园、烟墩煤炭储运基地等项目建设工作。丝路果香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农业生产经营优势,全力实施色素辣椒加工厂建设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进一步做好外租包车及车体广告投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开发新能源公务用车租赁等项目,接手湿地公园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管理,在建辉物流园布局车辆维修产业,持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完善权责清单,助推企业发展
健全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资产监管体制,给予企业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土地资源管理情况
(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2023年按照“三区三线”划定伊州区耕地保护目标65.2万亩,扎实将“两平衡一冻结”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2023年办理设施农用地18宗,总面积721.98亩,其中农用地186.3亩,未利用地535.66亩。
(3)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有效处置利用。2023年度闲置土地处置任务量为74公顷,已处置的闲置任务量为322.6178公顷,完成率435.97%;2023年批而未供下达任务量673公顷,供应土地等方式已处置806.3213公顷,完成率119.81%。
2.矿产资源管理情况
(1)规范矿业权登记管理,受理矿业权延续、变更、出让等项目97个,已上报97个。
(2)2022年度需淘汰矿山3家,其中1家已完成,1家已完成闭坑报告的编制,准备注销资料,1家报请上级集团公司批示。整合矿区5个,其中2个已编制提交整合矿区储量核实报告,3个矿区已结束勘查工作。
(3)积极开展“圈而不探”专项整治工作,全区有效探矿权234个,认定“圈而不探”探矿权99个。涉及整改处置的“圈而不探”探矿权,已主动注销24个,移交执法部门查处12个,完成整改63个。
(4)采矿权出让工作,截至对伊州区二堡镇以北砂石矿集中开采区内5号、6号砂石矿,(1、2、3)隔离带采矿权已完成挂牌出让,并颁发采矿许可证。
3.水资源管理情况
(1)持续加大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力度,严格计划用水管理。一是切实加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2023年伊州区实际用水总量为5.3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4.2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4.15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2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28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63亿立方米。二是完成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33家工业企业计划用水批复。三是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已完成7个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及红山口水库、水厂等16件电子证照办理。
(2)强化执法,维护水生态环境安全。一是加大对用水户取用水行为监督检查力度。2023年度查办水事案件24起,其中限期整改7起,立案处罚17起(均已结案),处罚金额17.2万元。二是依法加大对所属范围内的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共征收含欠缴水资源费4121万元。
(3)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巡河工作,2023年累计开展巡河1150余次,累计巡河长度14197.09公里。二是为改善哈密河水域生态环境每年对哈密河进行生态补水,2023年补水1501.07万立方米。
(4)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一是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88项,水土保持自主验收报备49项。二是开展新疆遥感监管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核查工作。三是开展水保现场监督检查74项,督促各生产建设单位缴纳水土保持费。
4.林地资源管理情况
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组成国家公益林管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编制重点公益林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组织国家级公益林年度、阶段管护核查验收工作。
5.草原资源管理情况
伊州区东天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实施禁牧落实43.77万亩,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与奖励,每年补助奖励金额765.975万元,主要涉及4个乡镇14个村,涉及3801户13631人。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资产、轻管理”、“重购置、轻处置”的认识和思维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压得不实,资产账实不符、资产闲置等问题依然存在。资产管理人员调换频繁,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差,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伊州区国有企业基本上属于服务类企业,经营规模不大,受市场及政策影响较大,竞争力不强,增收困难。受市场需求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企业购买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增加,部分公益性企业亏损严重。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方面,土地批后跟踪监管不到位,批而未供土地面积居高不下;闲置土地处置手段单一,处置率不高。二是矿产资源方面,部分探矿权因资金、技术不到位原因,存在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长期未开展勘查工作等“圈而不探”的问题。三是水资源方面,地下水下降严重。受2022年旱情影响,2023年地下水补水严重不足,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呈现超采状态。四是林草资源方面,伊州区资源分布不均匀,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他片区生产生长相对较弱。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1.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等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2.常态化开展资产管理监督检查
通过日常审批、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履职,压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督促指导各单位资产管理能力、意识的提高。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
1.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发挥国资委党委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牢固树立党建核心引领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把党的建设同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资产提质增效
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福疆公司烟墩煤炭智能储存转运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运营力度、建辉物流园的整体建设力度,加快大红门北城购物中心项目资产盘活,推进宏通商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使哈密市建辉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产业链布局更加优化,抗风险能力加强。哈密市丝路果香(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发挥其子公司哈密市恒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农业大棚资产优势,实施精品、绿色蔬菜种植产业。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以现有广告部、加油站为基础,大力拓展广告经营业务。
(三)多措并举,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1.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提高土地供应效率,进一步强化年度供地、出让计划的管理,确保有效投资项目用地应供尽供。二是精准把握自然资源新政策,拓展资源供给新思路。三是积极推进矿业权出让,2024年计划完成权限内6个砂石矿采矿权出让工作。
2.做好生态修复,创建绿色矿山
继续做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矿容矿貌整治提升工作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矿产资源管理违规违法行为。
3.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
整理批而未供土地台账,分类处置,结合城乡规划,制作批而未供土地“一张图”,新项目落地优先考虑批而未供土地,努力提高伊州区批而未供土地及闲置土地的处置率。
4.积极谋划伊州区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
计划实施石城子灌区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工程(一期)、东郊草场片区灌溉工程,以缓解伊州区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问题,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地表水利用率,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完善地下水井电双控体系,实施哈密市伊州区水利信息化项目(二期),进一步提升计量设施防盗能力。
5.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
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休养结合,平衡发展,区域性实施禁牧、休牧、草场补播改良工作。
五、2022年人大审议批复意见整改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严格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伊州区现有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疑难问题。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
落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全面落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2023年,按照经营预算25%的比例,安排企业经营预算2874万元,预算支出重点向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倾斜,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2024年继续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同时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力度,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做好伊州区自然资源的动态监测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哈密市伊州区财政局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