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易磊)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完善常态化学法制度,牵头制定水利局个性学法清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依托“学习强国”“普法依法治理平台”等载体开展线上学习,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领导干部学法全覆盖,让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深植于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带头讲法治课1次,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12次,组织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1次。二是大力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带头参与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日常学法考法、法治讲座等活动。2024年,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各类法治培训共25期80余人次,参加旁听庭审2次50余人次,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学法用法能力。
(二)带头履行法治建设责任。一是组织制定《水利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年度法治建设目标任务,为水利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细化制定《伊州区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对法治建设工作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依法规范水利管理、水行政执法。三是紧扣“一规划两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常态化召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2024年,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3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对依法行政、合法性审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等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四是扎实推进法治机关建设,结合全区水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水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对标市水利局的“三定”规定,组织修订现有“三定”规定。梳理水利局权责清单所涉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水利与相关区直部门有关防汛抗旱、节约用水等方面履职边界。五是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依法依规核实办理投诉线索,限期内反馈处理结果,确保投诉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六是做好提案办理工作,今年共承办人大、政协提案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三)严格依法行政,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一是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让参与决策的班子成员都能充分发表意见,不事先定调子,并邀请纪委第六纪检监察组进行旁听监督。2024年,组织召开党组会16次,研究事项210余项。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日常协助参与合同规范性审查、重大案件决策的讨论工作,有效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2024年,法律顾问提供合同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服务26次。三是做好“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订《伊州区水利局“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培训,组织水行业部门及各乡镇基层执法人员参加市、区开展的水资源管理及水行政执法培训6场次370余人次、基层水事执法人员跟班学习10余人次。四是以宪法法律宣传月、宪法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为契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地下水管理条例》《哈密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以及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惠及2000余人次、累计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自身法治学习研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上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在更高站位上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建设。同时加强自身法治学习,掌握工作中涉及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治素养。
(二)加强执法队伍培训。鼓励公职人员参加法学再教育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培训,开展以政治理论知识、专业法律知识和综合法律知识多维度的培训,切实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水平。
(三)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强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运用,依托新媒体平台增强普法互动性。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以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口,增强普法教育的渗透力,同步做好法治文化的挖掘和打造。